原汁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原汁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岁末年初各地民生实事办实了吗

发布时间:2020-07-13 20:26:18 阅读: 来源:原汁机厂家

当岁末“收卷铃”敲响的时候,也是对一年工作进行评卷打分的时候。这其中,各地年初承诺的“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也就成了公权部门“有诺必行,有行必果”的道德坚守和对于公权信用的一场考验。

“在这里,我代表××人民政府承诺,今年要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对于这一来自官员口中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铿锵言辞,公众并不陌生。每年初,如此庄严宣示都会在一些地方政府会议的会场内回荡。但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没能“hold得住”这种考验。

新的一年开始了,看一看各地的民生实事办“实”了吗?

少数民生工程沦为“秀场”

日前,媒体盘点广东各地“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情况,一些县市政府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很多沦为“空头支票”:“加快推进姚沙大桥、姚沙大道和四会大桥的规划建设”被列为2011年四会县“十项民生实事”之首,但当地群众几乎没有人知道规划中的大桥在哪里;“完成泗水镇和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任务”是平远县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但差干镇尚未完成相关验收;茂名市电白县黄岭镇党委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七件已经成为空谈。

经媒体曝光,上述一些地方突击改进,有的落实了修路资金,有的工程开始施工,有的冲刺收官,这些积极改进之举应该肯定。但同时,一些地方的民生工程容易沦为官样文章的趋势仍值得警惕。

有些地方的民生工程之所以沦为“秀场”,原因在于监管失语和问责乏力: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被束之高阁,不少地方的十大民生工程虽然经过了人大等法定民意代表机构审议批准,但有的并不一定代表了最广泛的民意。有时,公共决策来源于长官意志。在这种格局下,一些政府官员往往出于捞取政绩的冲动,罔顾实际情况和财力,盲目攀比,胡乱承诺,使得民生工程要么沦为“空头支票”,要么进度缓慢,成为“烂摊子”。

另一方面,在缺乏问责机制的前提下,有的民生工程往往被公权部门视为“分外之事”或者说“试验田”——做好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搞砸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民生工程沦为“秀场”,是对公共财政的浪费,是对政府公信力的透支。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督和问责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一方面,需要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问责机制坚实有力,另一方面,应该将民生工程的相关信息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工人日报 苗蛮子)

清镇职业装订做

贵阳设计工服

洪江工作服制作